平遥古城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
人们都说我是中国
“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我的消防安全简直不能再重要了 。
看着巴黎圣母院在大火中被毁 ,
我的内心更加不安 ,
还好 ,在我的景区内外 ,
有很多人在为了平安而努力!
我始建于公元前827年至公元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 ,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景区内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明清时期四合院就有千余处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7家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家 。
古城城墙环绕、街巷纵横 ,建筑严整、布局对称 ,衙署、寺院依礼而建 ,店铺、民居浑然一体 ,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 ,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由于古城独特的建筑结构特点 ,且绝大多数房屋属于老旧房屋 ,古城内的消防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除此之外 ,古城内街道狭窄、业态复杂等问题 ,也给消防安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多亏平遥消防结合古城实际 ,从人防、物防、技防着手 ,积极探索守护古城平安的有效措施 ,并不断推动落实 ,才确保了千年古城消防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 。
【科技智慧融入消防】由于平遥古城内街道狭窄 ,很多在古城居住的人以及商铺的经营户会用电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 。这样一来 ,随意停放电动自行车充电的现象 ,就给古城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
针对这种情况 ,平遥消防积极提请县政府 ,协调有关部门 ,在平遥古城5个电动自行车较为集中的区域设置了集中充电站 。同时 ,把“智慧消防”建设同当前消防重点工作有机结合 ,将平遥电影宫作为试点单位 ,完成了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安装试运行 。
【基础设施全面夯实】近年来 ,县委、县政府以基础建设、消防装备、队伍建设为重点 ,实施了一系列提升消防安全防控能力的治本工程:投资近亿元 ,实施了古城电力主管网增容改造工程;投资580余万元建设了古城消防加压泵站及1800立方米的蓄水池;投资320多万元 ,对古城内6700户 ,4400个居民院落的电力线路进行了全面整治;投资90余万元 ,为古城居民户免费发放灭火器9088具、灭火器存放箱4689个 。
【人人参与共筑平安】古城消防安全离不开古城中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除了古城消防中队的消防员和“平安妈妈”消防劝导团 ,还有夜间仿古“巡更队”“红袖标”消防志愿者 ,他们都是消防隐患排查和宣传活动的重要力量 。
有了大家的共同参与 ,再加上“联勤联动”“联防联治”机制 ,古城内很多隐患都被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 ,来古城旅游的游客也觉得古城内的“习惯消防”氛围浓厚 。
转载本文请标明出处 ,海宏气体灭火系统网